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强化内涵发展 实施特色办学 推进“三个附中”建设

发布时间:2012-03-23 14:41:00

——临沂大学附属中学四届二次教代会精神解读

  编者按:2012年2月11—12日,我校召开第四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徐振如校长的工作报告,讨论并通过了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现将会议主要精神解读如下。

 

六个坚持展现2011年工作成效

 

  2011年,学校以教学质量建设为中心,以建设“质量高、特色强、声誉好”的大学附中为目标,大力加强学校基本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明显进展。

坚持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学校科学发展途径。2011年下半年,开展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活动,使干部职工思想认识得到了统一,观念实现了转变,达成了发展共识,坚定了发展信心。明确了发展方向及办学目标,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三年强特色、五年创一流”的发展思路,建设“和谐附中、特色附中、优质附中”的目标任务。鼓励初中、附小和幼儿园独立运行,自我发展。

  坚持科学规划,不断优化学校发展环境。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以人为本,以事业为重,关注民生实事,以共同的事业汇集力量,以真挚的情感凝聚人心,大力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和谐团队。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完成了年度建设项目和学校“危改”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并对校园进行了重新规划;先后投入120余万元,安装了高考网上巡查系统,新上了39套“班班通”教学设备,初步改善了职工的办公条件。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印发了17期《信息简报》,出版了2期《临沂大学附中报》,更新了校园网站,健全了宣传队伍。初中、附小和幼儿园关注民生大计,形成了优良的办学声誉,教学质量总体上达到了全市先进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管理服务队伍、班主任队伍建设卓有成效。有43人获暑期培训“优秀学员”,10人获市级优秀教学成绩奖,16人在市优质课比赛中获奖,3人获市科研成果奖,3人被评为市优秀监考员。管理服务人员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廉政勤政,工作效率高,工作效果好,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全体班主任工作积极主动,不计名利,想方设法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学生成绩,涌现出了许多感人事迹,为学校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加强家校联系,初步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认真组织实施感恩教育校本课程,开展了感恩教育征文比赛、“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演讲比赛和“唱红歌、颂党恩”歌咏比赛,着力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爱国之情、文明之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全方位、全时段、全过程地加强了学生管理,学生管理中既有刚性管理,又有柔性关怀。开播了校园广播,安装了电子显示屏,举办了元旦文艺晚会、师生书画摄影展,班级文化丰富多彩,较好发挥了文化育人功能。

  坚持质量立校,教学质量大幅提升。树立“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思想,通过会议讲、文件提、活动促、重点倾斜等多种方式,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学风建设卓有成效,开展了“学风建设月”活动,具体组织开展了全员听课、常规检查、诚信考试宣誓签名、学科知识竞赛、“我与学风建设”演讲比赛和征文比赛等活动,进一步端正了教风、学风,全面规范了教学秩序。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激励措施,全面实施教学过程管控,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督查。市教学视导组和高中教学评估组对我校教学工作的发展变化给予了高度评价。

  坚持特色发展,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彰显艺术教育特色,商讨艺术特色发展途径。我校学生男子篮球队获“全国中学生篮球联赛”山东赛区第八名。26名同学的作品在临沂市第八届中小学艺术活动中获奖。2011年高考,有37人文化课、专业本科双过线。2012年美术专业统考再创佳绩,46人中有45人过本科线。对外合作交流有效推进,德国巴伐利亚州校长代表团成功访问我校,与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的教育机构加强了联系,初步洽谈了合作事宜;“外语教育中心”和“艺术教育中心”正在筹建中。初中部狠抓教学质量,全体教师无私奉献,学习氛围浓厚,涌现出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优质品牌初步形成。附小实施“文化引领、特色创建”工程,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品牌已经形成。幼儿园规模进一步扩大,大学城幼儿园顺利开园,办学规模达到700多人,办学质量在城区内保持先进水平。

  

十大任务明确2012年重点工作

 

  2012年,学校要重点完成十大工作任务:

  调整、优化教学和学校管理结构。

  以高效课堂建设为抓手,以学生参与为核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学校特色办学体系。

  提升办学美誉度,突破招生瓶颈。

  建立起“家校合作共育”的教育体系。

  启动校舍改造工程,改善办学条件。

  实施“名师工程”,建设优良师资团队。

  实施以养成教育为先导的德育提升工程。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和谐、优美的校园文化氛围。

  完成省级规范化学校复验。

 

九项措施推动2012年学校发展

 

  实施“两小”、“两精”,统筹发展策略,打造核心竞争力。“两小”即“小规模、小班额”,“两精”即“教学精品化、管理精细化”。2012年计划招收高中生600人左右,每班不超过50人;初中270人左右,每班不超过45人。分阶段落实教学“精品化”,核心是“学生参与、方法指导、习惯养成”,要求精细备课、注重课堂教学的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逐步构建高效课堂。在教学管理上完善“教”的规范,抓实听评课制度、候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和课堂教学常规;强化“学”的规范,建立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到课后作业的常规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实施管理精细化,核心是“责任、任务、绩效”。按照“抓管理、抓运行”的思路和“精、细、严”的要求,严明工作纪律,明确岗位职责,提升工作效能。

  积极筹划、认真落实,开展全面系统的教学改革。从下半年开始,以贯彻新课程方案为抓手,以“创新课堂”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制定实施《教学改革方案》,逐步解决好师资配置、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理顺教学、科研、学科之间的关系,促进和谐发展。

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形成涵盖教育教学管理、行政后勤管理、岗位管理评价等全方位的规章制度体系。编制《学生手册》、《教师手册》,突出基础性、操作性制度建设。健全激励性制度建设,实行按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定量评价,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实施特色发展和品牌营销策略,突破招生瓶颈。2012年计划招收的12-14个高中班中,招收英语、日语等国际班2-3个,约100人;招收音乐、体育、美术班2-3个,约100人。初中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重点强化,全面提高,初步形成特色办学的格局。

  建设学科团队,培养名师。开展“教学名师”评选活动,培养15名左右校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外聘教育专家、教学名师2-3人。建立10个左右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具有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学团队。建立在市内有较大影响的教学团队1-2个。

  实施教学质量、办学水平、文化品位提升工程。坚持质量立校战略,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发展学前教育,提升义务教育,突破高中教育,全面提升内涵建设水平,显著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抓好教学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新承担省级课题1-2项,市级课题2-3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5篇以上。提升学校文化的品味和层次,构建和谐、文明、奋进的校园文化,弘扬“大气”、“正气”,形成包容、谦让之风,促进沟通理解,建立简约、顺畅、亲密的人际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师生生活质量,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和谐校园。坚持“和为贵、学为先、师生为本、事业为重”的工作方针,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和谐附中”建设,形成凝心聚力、风正气顺、心齐劲足、干事创业的氛围。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落实安全措施,加强综合治理,努力创建文化氛围浓厚、生活环境优美、工作秩序井然的高品位校园。

  加强后勤财务管理,提高管理服务质量。加大对教学投入力度,高起点规划设计校园,高标准建设教学和服务设施。加强内部核算,降低服务成本,构建低碳化、节约型校园。加强财务管理,实行财务预算制度。做好勤工俭学工作,建立实体化的经营管理机制,积极争取开发校园周边土地和房产。

认真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建保障工作。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建立学习型党组织,为学校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完善以绩效考核为重点的评价体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与办学治校能力。

 

“三个附中”建设勾画“十二五”发展任务

 

  学校“十二五”发展,围绕“优质附中、特色附中、和谐附中”建设进行。

发展目标:

建设质量高、特色强、声誉好的附属中学。

总体思路:

一年打基础、三年强特色、五年创一流。

办学方针:

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

“优质附中”建设:

  1.师资队伍建设。力争用5年时间,培养、引进70名左右的高学历人才。实施“名师工程”,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力度,培养和引进一批名师和领军人物。

  2.规章制度建设。按照“抓管理,抓运行”的思路和“精、细、严”的要求,健全学校基础性规章制度,按岗位管理的要求,建立高效、顺畅的学校内部管理结构,明确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规范,提高工作效能。

  3.课程教材建设。认真落实省《课程方案》,处理好课程、师资、学生、手段、教学活动的关系,优化教学环节。完善选课、走班制度,加强发展性课程、特长课程、兴趣课程的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高度重视研究性课程、活动性课程建设,广泛开展文体、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

  4.学校基本建设。科学规划办公、教学、生活区域,留足学生活动区域,完善校园功能。积极争取实施“危房改造工程”,按较高标准建设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餐厅、风雨操场和体育活动场地。搞好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5.创新能力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力倡特色化教学模式和个性化教学风格,突出合作学习、探究教学、问题解决等新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健全教学研究机制,条件成熟时建立“名师工作室”,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对重要教学科研成果进行重奖。

  6.质量体系建设。试行“学业导师制度”,从2012年开始全面实行“小班制”教学,加大个别指导力度。推行“日清月结”管理,加强过程管理,实施过程评价。开展“规范化处室、规范化岗位”创建活动。完善教师“教”的规范,强化学生“学”的规范,建立教学常规。将每年的10月份定为“学风建设月”,突出学风、教风建设。

 “特色附中”建设:

  1、确立“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将特色发展作为学校快速发展、增强竞争力的基本思想方法,认真分析学校的优势和不足,科学规划发展路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在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将“添长板”与“补短板”结合起来。

  2、发展“个性化”教育特色。针对近期学校生源以“中等生”为主的实际,认真研究中等生的特点,形成办学特色。逐步提高生源质量,在成绩优良学生中实施“卓越工程”,推行“导师制”,开展“一对一”的教学辅导,使成绩优良的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突出“双基”教学,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抓实养成教育,建立学习习惯,让中考成绩平平的学生在附中能够获得充分的发展。加强活动课教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形成特长。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以教学为核心抓管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抓德育,形成学校的德育特色。

  3、发展艺术教育特色。大力发展艺术、体育教育,建设全市最好的“艺术教育中心”。巩固和提升传统的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特长班,面向全市选拔学生,面向重点高校输送优秀人才。改革艺术、体育专业教育管理模式,开展项目化、实体化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实行单独招生、单独核算,逐步形成办学优势。

  4、发展外语教育特色。充分利用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和各种对外联络渠道,发展学校外语教育资源,建立“外语教育中心”,对学生实施高质量的外语教学,培养高水平外语人才。开设英语、法语、日语等专业班,向高校输送小语种人才。疏通学生出国留学渠道,引进优质的出国留学或交流学习项目,面向本校和社会开展出国留学培训。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引导本校师生走出国门,同时吸引外国师生来校交流学习,逐步发展学校的外语教学优势和国际化办学特色。

  5、培植多体制办学特色。以高中教育为主体,保持和发展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的办学优势,办优质的高中教育,一流的义务教育。支持附属小学独立办学、自主发展,将初中部分纳入义务教育结构之中,建立学校的“小特区”,重点予以扶持。积极与兄弟学校开展合作办学,通过联合招生、合办校区等形式,提高教育质量,拓展服务能力。

 “和谐附中”建设:

  1、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坚持“和为贵,学为先,师资为本,事业为重”的工作方针,把教职工凝聚到事业发展上来,把学生引导到学习进步上来,筑牢和谐发展的认识基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的品味和层次。强化团结进步意识,促进职工专业化发展。加强团队建设,自上而下建立优良管理团队、教学团队,形成和谐发展的组织基础。加强宣传工作,大力倡导文明之风、和谐之风、学习和创新之风、求真务实之风,建立优良校风。鼓励教职员工为学校发展尽职、尽责、尽力,精细谋事、精心做事、精诚共事。以事业发展凝聚人心、泽惠民生,构建民主和谐的发展环境。

  2、理顺学校管理体制。调整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职能划分,坚持向一线倾斜,向事业发展的生长点倾斜。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群众观念、关心群众生活。重视老干部工作,充分发挥老干部作用。健全民主决策、民主议事、民主监督制度,搞好校务公开,开好教代会,确保学校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运行的有效性。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3、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深入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心、感恩心、成才志,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建立班主任入口机制、培训机制、激励和淘汰机制,推进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班主任队伍。发挥团组织的组织职能和文体、宣传职能,抓好精品校园创建,加强学生素质拓展,形成特色鲜明、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共青团工作新格局。抓实、抓细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教育,建立预警机制,狠抓综合治理,建设平安校园。

  4、提高后勤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后勤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突出校园建设、环境优化、生活服务、资源配置“四个重点”。高起点规划设计校园,高标准建设教学和服务设施。优化办学资源配置,探索构建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资源配置模式。完善图书馆、实验室、网络中心的运行管理体制。科学编制财务预算,加强财务支出项目论证和预算执行监督。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过程审计,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实施招标采购阳光工程。加强校园周边土地和房产开拓经营。

  5、抓好党建保障工作。大力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坚持用沂蒙精神育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与办学治校能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过程管理、动态考核。加强反腐倡廉监督制度、预防制度建设,形成防范腐败预警机制和惩治机制。

 

发展数字描绘“十二五”具体目标

 

  学校普通高中“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发展指标如下:

  1、全日制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稳定在36个班,1800人左右。即平均每年招收12个班,600人左右。

  2、办学条件显著改善。2012年9月份前全面达到新的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科学规划校园建设,2015年前完成“危改工程”和校舍改造,改造和新增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左右,办学条件达到本市一流水平。

  3、建成“艺术教育中心”,每年招收高质量艺术生100人左右(含体育特长生)。建成“外语教育中心”和“出国留学培训中心”,与国内外优质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到2015年,每年输送留学生50人以上,国外短期交流培训100人左右,接收外籍学生留学或短期交流50人左右。

  4、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生源质量明显改善。从2012年起,年本科进线人数较上一年增长40%左右。

  5、师资结构趋于合理,高中专任教师总量稳定在200人左右。师资队伍中具有硕士学位人员达到35%。新增省级骨干教师、沂蒙名师等5人左右。每年新进青年教师8人左右。设置10个左右外聘教育专家、教学名师岗位。

  6、承担省级科研课题8项,市级课题15项以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篇以上。取得部分有影响的教育教学成果。

  7、建立实体化的“多体制”社会教育体系,完善学校社会服务职能,平均每年实现办学效益80万元以上。

  8、社会满意度有较大提升。本校义务教育段毕业生直升比例在2012年后每年提高20%左右,在校生家长满意率达到90%以上。

  9、校园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校园文化建设、“和谐附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不发生任何重大责任事故,不发生任何严重损害学校形象的事件。